Search

幸福感是「生活狀態、設定、自發性活」的總和
最近在看的一本書【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】
  • Share this:

幸福感是「生活狀態、設定、自發性活」的總和
最近在看的一本書【打造理想人生的習慣大全】
其中說明幸福感的片段,此概念來自於「正向心理學」
透過幸福公式來說明自發性活動的重要性
我認為這段寫得很不錯,因此分享給大家

## 生活狀態:每天發生、遭遇的事 - 10%
這個理論中,發生的事情佔幸福感僅 10%
主要原因在於每個人的看法、想法不同
影響的層面也不一樣
書中所提到的案例是「中樂透」
確實,中樂透的當下或是短時間內會很開心
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規劃也沒有辦法長久地感到快樂
還是需要依據個人的思維、規劃才能持久幸福
因此,後面兩項的重要性更甚於此項目

## 設定值:對於事物的看法或想法 - 40%
雖然在此翻譯是「設定」
但本意比較接近一個人對於事物的看法
有些事情有些人會認為是困境、有些人認為是機會
就如同這次的肺炎造成的股市大跌
有些人會感到恐慌,有些則認為是數十年來的翻身機會
因此對事情的看法,可以對發生的事情 “轉念”
進而改變 "幸福" 的感受

## 自發性活動:是否從事自己所選的活動 - 50%
每天都會發生不同的事物,不同的看法也會影響心情
但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能夠遵循自己想法來做事
如:
- 自己規劃一個目標去達成,就算只是打掃也很快樂
- 看著自己完成的作品,從過程中感到心滿意足
- 回顧過去磨練的經歷,發現自己成長不少
- 遵循自己的紀律,改善身體體質感到身心暢快
因此積極心態面對人生
並且選擇及從事自己事物的人更能感到幸福
就算是遇到任何逆境也能有正向都收穫
無論是自己所選或看法及想法
都遠比 “每天發生、遭遇的事” 更能影響幸福感

而漫無目的的生活其實是一種折磨
所以相對於過去,現代人更會去追求想要的事物
這也是邁向幸福的道路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嗨,大家好 我是卡斯伯 同時具有設計師、工程師、打雜的身份 因為角色混亂,所以開一個粉絲團來亂貼文
View all posts